欢迎访问yd12300云顶线路官方网站 English
  • 时间 2024-11-28
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 首页新闻区 > 云顶国际登录官网手机版
首页新闻区
> 周秀骥院士谈科学与人生――气科院青联开展资深科学家与青年面对面活动

为加强气科院科研文化建设,推动气象科研事业发展,激发青年职工献身气象科研事业的热情,气科院青联策划开展了资深科学家与青年面对面活动。87日上午,气科院青联邀请到了yd12300云顶线路名誉院长、大气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秀骥为青年职工作了以科学与人生为主题的报告。院青联主席温敏主持报告会,全院青年职工和部分研究生聆听了报告。 

 

周秀骥院士主讲科学与人生

周院士讲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气象工作越来越受到整个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它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作为气象人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要把所从事的气象科研工作作为我们一生的事业为之而奋斗。周秀骥院士结合自身60余年科研生涯的人生感悟,为大家讲述了老一辈气象科技工作者鲜为人知的为气象事业而奋斗的历程和成才故事,用朴实真挚的话语娓娓道来,展现了科学大师的谦逊品质和崇高风范。

兴趣。为什么做科研,如何做好科研?周秀骥院士讲了第一个故事――他作为一个高中毕业生是如何着迷上气象。看到专家们用自己填的图就能做出天气预报,他感到很奇妙,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逐渐爱上了气象。他谈到,科学研究首先要有兴趣,有了兴趣你才可能去努力学习、积极探索、不断求知。

奋斗。高中毕业生――研究室实验员――北大特殊学生――前苏联留学――副研究员;3年多的时间往返于清华和北大之间,在清华大学气象台观测,在北大不是正式学生编制,旁听完了物理系的全部课程;研究室的12个人后来一半人员如何成为院士级大师;爱因斯坦28岁发表5篇文章,每篇文章都代表了一个科学方向;。一个故事,几个实例,周院士的讲述让年轻人感悟到什么叫奋斗,人生需要奋斗。

机遇。人生发展是非线性的,会碰到一些机遇,也有可能会遇到挫折;在奋斗中等待机遇,只有奋斗才会不错过机遇。周院士谈到自身的努力、老师的指导和组织的培养,机遇加速了成长。没有本科学历却去了前苏联读研究生,这是机遇,但是和前期的努力和刻苦是分不开的。希望年轻人努力奋斗,不错过机遇;成功需要机遇,但抓住机遇必须有准备。

严谨。刚到研究所的整整一年时间里,面对每天填图和打算盘,有的人因为枯燥而选择了离开,而周院士越干越有兴趣,填图既准确又快,算盘也打得极好极快,面对专家的几次检查核验,周院士都没有出过一次错误,在收获了知识的同时,严谨的治学态度博得了研究所专家的肯定和认可。周院士讲到,科研工作中每一项具体工作都至关重要,一个观测数据、一个资料的统计都关系着后续的研究成果。

团队。没有学过激光的8人小组,白天黑夜干了1年,研制出一台与美国同水平的激光雷达;研究团队里搞资料的人没有发表多少文章,但为什么却能享有很高的声誉?这就是团队,在团队里每个人分工不同,但谁都是不可取代的,各有各的作用,科研工作要取得国际领先水平最终要靠团队的力量,任何一项科研成果都是许多科学家智慧的结晶,作为个人要在团队中找准自身定位,善于团结、乐于协作,围绕共同的目标,发挥集体的智慧力量才能取得高水平的科技成果。

  

青联主席温敏主持

周秀骥院士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执着进取的求学精神,谦逊亲和的处世修养让大家深受鼓舞。整场报告会座无虚席,气氛热烈,许多青年朋友没有座位站着听完了报告。周秀骥院士作完报告后还耐心细致地回答了青年代表的提问。能与资深科学家面对面交流,聆听老院士的教诲,广大青年职工倍感亲切。

周秀骥院士耐心细致回答青年代表提问

 

(院青联、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