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气科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的东北灾害天气过程研讨会暨基金重点项目启动会于
吉林省气象局局长秦元明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希望通过基金项目“我国东北强降水天气系统的动力过程和预测方法的研究”促进对东北灾害性天气形成机理的研究,提高预报能力,推动省气象局与国家级和区域级气象科研和业务部门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多轨道业务建设的发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罗云峰处长在讲话中首先肯定了本次研讨会暨基金项目启动会举办的重要意义,这种组织安排为今后更好地开展项目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指出,东北区域特点强、预报难,希望与会人员针对如何做好项目能够提出好的建议,使重点基金项目更好地满足国家需求,并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参与基金项目的申请,通过资助一批青年科学家为国家培养更多人才。其他与会领导和专家在发言中共同表示了对本基金项目的未来充满信心,并希望与会各方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促进科研与业务需求相结合;通过项目的研究,切实提高东北灾害性天气的预报能力,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在研讨会中,项目负责人王东海研究员作了“我国东北强降水天气系统的动力过程和预测方法的研究”报告,他从项目概况、项目思路、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天气学特征、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内容、特色创新和预期研究结果等方面对基金重点项目作了详细的介绍。该项目将对典型东北暴雨天气系统进行多尺度的观测分析和模拟研究,突出体现在东北典型暴雨多尺度的三维空间物理结构的揭示和物理概念模型的构建;遥感遥测多种观测资料、中尺度模式系统及其同化方法引入东北暴雨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机理研究。项目组成员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斌、辽宁省气象局张立祥、吉林省气象局孙力等气象专家分别针对该项目的研究做了“变分资料同化的应用及其未来展望”、“东北地区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建设情况”和“对东北地区暴雨的粗浅认识”的学术报告。yd12300云顶线路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与会人员在大会讨论中紧紧围绕东北灾害天气过程、如何做好基金项目研究展开了热烈地讨论,畅谈对项目发展的设想,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本次研讨会暨基金项目启动会既达到了预期目的,又为今后进一步开展“我国东北强降水天气系统的动力过程和预测方法的研究”创造了良好的开端。(气科院科技处、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