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d12300云顶线路隶属于中国气象局,是一所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同时兼顾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国家级科研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是我国大气科学领域规模最大、学科领域最多的国家社会公益类研究院。我院面向中国气象事业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科学技术问题以及国家急需解决的与防灾、减灾和大气环境有关的科学技术问题,开展综合性和前瞻性研究。这里不仅有得天独厚的科研环境,实力雄厚的导师队伍,一流的工作条件和优厚的生活待遇,而且承担着大量的国家和部门级科研项目,使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增长才干,尽快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转化为科研成果,从科技方面推动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欢迎国内外优秀博士毕业生来我院
一、招收名额:计划招收15名
二、报名条件:
凡已获得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40岁以下的人员,均可申请到我院科研工作站
三、合作导师招收情况表
yd12300云顶线路博士后合作导
(按姓氏笔画排序)
合作导师 姓 名 |
技 术职 务 |
研 究 方 向 |
马建中 |
研究员 |
大气化学数值模拟与同化 |
卞林根 |
研究员 |
极地气候与全球变化 |
王 辉 |
研究员 |
海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变化 |
王广河 郭学良 |
研究员 |
云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外场观测研究 |
王劲松 |
研究员 |
空间天气监测与预报技术 |
王春乙 刘晶淼 |
研究员 |
农业气象灾害 |
刘黎平 |
研究员 |
雷达气象 |
宇如聪 |
研究员 |
东亚气候的动力分析和模拟 |
许健民 |
正研级高工/院士 |
卫星导风在数值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
张人禾 |
研究员 |
海气相互作用与亚洲季风 |
张义军 |
研究员 |
雷暴物理 |
张小曳 |
研究员 |
大气成分 |
李泽椿 |
正研级高工/院士 |
灾害天气研究 |
沈学顺 |
研究员 |
数值预报 |
陈联寿 |
研究员/院士 |
热带气旋 |
周秀骥 |
研究员/院士 |
1、气候动力学与气候变化 2、大气随机动力学 |
周凌? 张小曳 |
研究员 |
1、温室气体及相关微量成分的网络化观测、气候变化影响研究 2、温室气体的时空变化、源汇反演 |
郑国光 |
研究员 |
云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研究 |
赵 平 |
研究员 |
季风、气候变化机理 |
赵凤生 |
研究员 |
气溶胶和云辐射特征 |
徐晓斌 马建中 |
研究员 |
区域性酸雨沉淀降水观测与模拟 |
徐祥德 |
研究员 |
青藏高原区域水分循环及其旱涝灾害的影响 |
秦大河 |
研究员/院士 |
冰冻圈与全球变化 |
郭学良 |
研究员 |
云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实验研究 |
程明虎 |
研究员 |
雷达估测降水 |
董万胜 |
研究员 |
雷电探测 |
端义宏 |
研究员 |
台风研究 |
薛纪善 |
研究员 |
资料同化 |
注:表内合作导师每人仅限招收1名。
四、申请手续
(一) 符合条件者,均可向我院工作站提出申请,并须在网上申报(登录中
1.《博士后申请表》一式三份(含二份复印件);
2.《企业博士后立项表》一式三份(含二份复印件);
3.《企业博士后人员审查表》一式三份(含二份复印件);
4.《yd12300云顶线路博士后进站审批表》一式三份(含二份复印件);
5.两位本学科或相关学科专家的推荐信,对留学博士和外籍博士申请在国内做博士后,至少需提供一份国外的导师或所从事科研项目负责人的推荐信;
6.本人的科研成果、学术论文、博士学习期间的成绩单、博士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复印件或博士学位论文获得通过的决议书、身份证(或个人护照)复印件;
7.申请人如系国家统招统分博士,需由其培养单位出具统招统分证明;委托培养、定向培养、在职工作以及现役军人身份申请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应提交其委托单位、定向培养单位、工作单位或所在部队同意其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证明材料;
8.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留学人员,申请回国来工作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除上述1-7项材料外,还应向工作站提交由我国驻外使(领)馆出具的留学证明和教育部的博士学位认定证明。
(二) 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前需进行全面的身体健康检查,对检查不合格者,不能坚持正常科研工作或发现患有严重疾病(如精神病、癫痫病、恶性肿瘤等)不适宜进行科学研究的,取消进站资格,将其退回原所在单位。
(三) 拟录取博士后人选确定以后,工作站将有关材料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