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yd12300云顶线路官方网站 English
  • 时间 2024-11-28
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 首页新闻区 > 云顶国际登录官网手机版
首页新闻区
> 973项目“我国冰冻圈动态过程及其对气候、水文和生态的影响机理与适应对策”第五、第七课题联合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106-7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我国冰冻圈动态过程及其对气候、水文和生态的影响机理与适应对策》项目第五、第七课题2008年联合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项目首席科学家秦大河院士、首席科学家助理丁永建所长、其他课题负责人以及项目办公室有关人员近40人出席了会议。此次研讨会还邀请了yd12300云顶线路院长张人禾研究员、副院长卞林根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孙菽芬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戴永久教授作为课题专家指导组成员参加探讨和指导研究工作。参加会议的其他课题负责人有:任贾文研究员、叶柏生研究员、效存德研究员、赵林研究员和杨建平研究员也出席了会议。此次会议的召开,旨在圆满完成项目规定的课题目标和任务、加强课题组成员之间的学术交流、学科交叉和促进项目内部研究成果的有机结合。

在会上,武炳义研究员首先就第五课题研究目标和研究进展情况向与会人员进行了简单的通报,课题组各成员分别对近一年来的研究工作进展进行了汇报,并围绕课题任务做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观测资料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表明,春季高原积雪不同的时-空变化特征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是不同的。80年代后期随着欧亚大陆春季积雪的减少,我国南方春季降水逐渐减少,而南方的夏季降水增多,这可能是导致近二十年来我国南涝北旱现象频繁发生的原因之一。研究工作揭示了高原春季积雪变化与欧亚大陆中、高纬度积雪变化有关系。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陆面过程相关研究表明,当高原活动层处于融化阶段,地表已经完全被融化时,地表的融冰雪耗热很小,能量不闭合因素对感热、潜热数值大小的影响较小,但由于实际的净辐射、感热、潜热与地热通量不闭合影响了地热通量的模拟计算;而当活动层冻结,地表处于被冻结状态,感热和潜热都受冰雪融化的影响,基于能量平衡的模拟结果不能很好的对应出实际感热和潜热的变化,因此在冻结期内冰雪因子在多年冻土陆面过程研究中是不可忽略的。陆面过程参数化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

第七课题部分成员也做了学术报告,就阿克苏河流域的陆面水文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项目内数据汇交计划做了详细的报告。

会议期间,课题特聘专家认真听取了研究进展汇报,对各项研究工作提出了具体的研究建议,如:第五课题今后的工作要与西部冰冻圈接口,利用其它课题的台站资料和观测结果改进陆面模式中的冻土和积雪模型,加强观测和研究的结合,加强研究成果之间有机衔接。

项目首席科学家秦大河院士对会议做了总结,充分肯定了研讨会的成功和第五课题取得的重要进展。他指出,目前项目的各课题之间要加强交流和学科交叉,不仅各课题内部之间要多交流,同时项目各课题之间也要加强交流,要熟悉其它课题的研究工作,要重视现场观测研究。首席科学家助理丁永建所长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和工作安排。

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为下一步研究工作确定了指导方针和目标任务。(文/项目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