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yd12300云顶线路官方网站 English
  • 时间 2024-11-28
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 首页新闻区 > 云顶国际登录官网手机版
首页新闻区
> 国家973“气溶胶物理化学特性及区域灰霾的地基网络化观测”课题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为了进一步明确项目研究目标和落实项目后三年的研究任务,全面研讨并落实课题任务、突出研讨各课题的研究重点和有应用前景的创新成果的形成, 1015-16日,由yd12300云顶线路承担的国家973“中国大气气溶胶及其气候效应的研究”第1课题―“气溶胶物理化学特性及区域灰霾的地基网络化观测”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项目首席科学家、01课题负责人张小曳研究员主持会议并听取课题成员的工作汇报。课题组成员、课题组研究生、院科技管理处、项目管理办公室成员参加了学术会议。

会上,课题组各成员和参加会议的研究生分别对近期的研究工作进展进行了汇报,并围绕课题任务汇报了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和工作安排。会议围绕课题任务的完成,全面研讨了专题责任制、并落实了后三年的专题任务和部署了本年度课题重点工作任务。

张小曳研究员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在国家科技部和中国气象局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经过项目全体研究人员近二年的努力,各课题均圆满完成了前两年的研究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各课题成员在前两年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要紧扣课题任务,继续做好后三年的研究工作,并要加强课题内部及课题与课题之间研究成果的有机衔接,形成课题的整体研究成果。他要求,课题组各成员要齐心协力,以更好的状态完成课题所规定的任务和目标,加速项目的发展,使国家973项目的研究成果真正为解决国家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及我国气象业务的科技支撑发挥积极的作用。

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是目前全球最重大的环境问题之一,它不但严重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民生活,也是国际环境外交的重要议题。而在众多气候变化的影响因子中,最不确定的是气溶胶的气候效应问题。作为全球气溶胶排放大国,中国不仅面临着巨大的环境外交压力,还要面对气溶胶增加导致的区域大气灰霾污染问题。获得气溶胶与气候变化及区域大气污染本质联系的准确和系统的科学认识,不仅是当今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焦点命题,也是我国在满足气候变化应对和区域灰霾控制等重要国家需求时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项目组全体科学家经过近二年的努力,顺利通过了中期评估,各课题均获得优秀的好评。科技部的评估意见指出:项目组通过大规模网络化观测及在线观测和实验室分析,获取了中国多个关键区域气溶胶特性,特别是全气溶胶组分的同时观测和分析结果,初步了解了中国区域气溶胶的部分重要特征;自主发展了中国气溶胶区域排放源清单;并自主研发了包括气溶胶-气体的在线耦合的气溶胶数值模拟和预报系统(CUACE);提出了一套快速有效算法(HDMR),使化学热力学平衡模式计算速度提高8倍左右;自主发展了反演气溶胶辐射关键参数,为认识气溶胶辐射气候效应并将其回到过去60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初步实现了自主发展的辐射传输模式与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的耦合,初步实现了气溶胶化学模式系统CUACE/Aero与气候系统模式的在线耦合等重要的研究成果。该项目在一年多的时间共发表论文115篇,其中SCI 63篇,EI 4篇,国内核心48篇,申请国家专利1项。该项目的研究工作总体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有许多原创性研究工作,在中国气溶胶多方面的研究取得明显的进展,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被邀请在多个国际学术会议上做大会及分会特邀报告。国际学术交流频繁。项目的一些研究成果已经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部分研究论文受到审稿人的高度评价。

根据项目的总体安排,项目02-07课题学术会议也将在近期陆续召开。各课题学术会议的召开必将全面落实项目后三年的总体研究目标和研究任务,为项目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院科技处 王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