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yd12300云顶线路官方网站 English
  • 时间 2024-11-28
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 首页新闻区 > 云顶国际登录官网手机版
首页新闻区
> 锁定国家目标和行业需求 强化提高暴雨预报准确率

锁定国家目标和行业需求 强化提高暴雨预报准确率

――国家973“我国南方致洪暴雨监测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2008年度学术年会召开

 

2008年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我国南方致洪暴雨监测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实施的第四年,也是项目研究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的一年。为交流2008年度我国南方暴雨机理、暴雨监测与预测研究成果,加强课题间的有机衔接和课题内部的交流协调,223~25日,yd12300云顶线路承担的国家973项目“我国南方致洪暴雨监测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2008年度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充分交流了我国南方暴雨项目的研究成果,围绕“锁定国家目标和行业需求强化提高暴雨预报准确率”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项目首席科学家张人禾研究员在总结报告中指出,一年来,经过项目80多名研究人员的努力,在我国南方暴雨研究的一些关键科学问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第一,成功地实施了2008年我国南方暴雨野外科学试验(SCHeREX),获取了具有β-中尺度分辨能力的观测资料和中尺度再分析资料,其中包括47部业务雷达、48个加密业务探空和大别山地区5个新增探空站资料以及近万个地面自动站资料,利用中尺度分析系统融合、同化了上述雷达、探空和自动站观测资料,生成了华南观测区、华中观测区、江淮观测区和长三角观测区的5km3小时时空分辨和大别山地区的3km1小时分辨的中尺度再分析场,为本项目要研究的一个最为困难的科学问题,即β-中尺度暴雨系统结构和机理提供了翔实的观测资料和中尺度再分析资料;第二,利用上述资料针对2008年发生在我国南方地区的8个典型过程以及近几年发生在我国南方的其它暴雨过程开展了研究,并初步给出引发我国南方暴雨的β-中尺度强对流系统的三维结构与演变过程,并提出了一些我国南方暴雨的β-中尺度暴雨系统的结构概念模型和多尺度模型。这些完全基于观测资料和中尺度再分析资料得到的β-中尺度系统的三维结构,标志着我国在南方暴雨的中尺度强对流系统的结构和机理研究上有望取得重要进展;第三,在持续性暴雨形成的气候背景和低频变化对持续性暴雨影响方面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持续性暴雨形成的异常气候背景和物理模型及低频变化影响持续性暴雨产生的物理机制;第四,进一步深入研究了暴雨的可预报性,对模式初值、边值与物理过程的不确定性对预报精度的影响以及暴雨日变化对模式预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暴雨的可预报性打下了良好的科学基础;第五,暴雨的卫星遥感反演理论和方法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利用卫星资料对暴雨云团热力和云雨结构的分析有了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淮河夏季降水卫星系统配置概念模型,并将FY3-VASS模拟观测数据应用于Grapes数值模式,改进了预报精度;第六,暴雨的雷达反演已从单、双雷达反演发展到多部雷达的组网观测与反演,双偏振雷达与毫米波云雾雷达的反演理论和方法应用研究中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第七,完成了非静力、高分辨中尺度暴雨模式系统的实时预报与回报试验,实现了Grapes-meso中尺度模式与三维变分同化系统的连结,建立了非静力、高分辨中尺度暴雨数值预报模式系统,并进行了2007年淮河暴雨预报试验和2008年奥运降水预报试验。对本课题发展的Grapes-Swift临近预报平台进行了改进,并进行了预报检验,快速循环分析与预报系统(CHAR)也进行了批量检验与准业务运行,取得了良好的结果,同时还改进了三维动力雷电模式,初步实现了与Grapes-meso的嵌套连结;第八,本项目在2008年度共发表论文162篇,其中SCI收录45篇,EI收录5篇,培养博士后5名,博士研究生44名,硕士研究生55名。本项目自2005年启动以来,全面落实课题任务、突出各课题的研究重点和有应用前景的创新成果和团队的形成及人才队伍的培养,在4年时间内共发表论文562篇,其中SCI收录160篇,EI收录18篇,出版专著3部,培养博士后14名,博士研究生114名,硕士研究生161名,优秀中青年人才3名。

年会上,中尺度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做了8个大会报告,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国雄作的“多尺度强迫作用以及季风和沙漠的形成”、中国科学院院士穆穆作的“关于目标观测的若干思考”、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作的“中国季风雨带年代际尺度移动和预测”等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国家973暴雨项目成员共做了67个会议报告,周秀骥院士、丑纪范院士、李泽春院士等100多位专家参加学术交流会议。

学术年会的成功召开,增进了各课题之间的合作,明确了研究内容和努力方向,对结题验收工作及项目整体目标的实现以及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图/院科技处王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