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人工影响天气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实现三机联合探测
由yd12300云顶线路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人工影响天气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继2009年4月11日召开了空域协调会暨2009年外场观测启动会后,为了确保联合探测方案顺利实施、空地传输和指挥通讯系统的畅通,项目组于2009年4月16日组织了三架飞机联合探测演习。通过此次演习,检验了外场综合探测的队伍、地面指挥和飞行保障系统以及三机联合探测方案的可行性,提前发现和解决了观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
2009年4月18日,项目组在预定的加密观测区域――河北张家口地区成功组织实施了三架飞机的联合探测。
4月17日晚间一个弱西风槽系统经内蒙上空自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18日上午系统缓慢移至山西境内,三架探测飞机的空域和航线申请都已提前做好准备,下午16时14分,河北省人影办的夏延飞机首先从石家庄机场起飞,其后,山西省人影办的运-12飞机和北京市人影办的运-12飞机依次从大同民航机场和张家口军用机场起飞,至17时35分三架飞机同时在预定观测区域的上空进行探测飞行。
这次联合探测的飞行时间约3个小时,分别对2700米(云底)、3600米(0oC层)、4200米(-5 oC层)、4800米和5100米(- 10oC层)5个高度层进行了水平探测。三架飞机上均装备了国际云物理探测的最新设备,同时还专门布设多参量雷达组网观测和地面雨滴谱观测,根据飞机飞行轨迹进行了连续跟踪观测,获取了与飞机观测相配合的大量降水云系资料;毫米波云雷达,在降水开始前,对云系进行了连续观测;在北京、太原和张家口三地每隔三小时进行一次加密探空观测。
综合探测涉及到多个部门、多家单位,组织、协调工作非常复杂又至关重要。在飞行保障上涉及民航华北空管局,民航河北、山西空管分局,民航大同机场,空军张家口机场,民航3817、3625、3830机组等单位;参加观测的单位有yd12300云顶线路,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山西省、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张家口市气象局等。
这是国内首次组织三架飞机在同一区域进行飞机的联合探测,实现了项目专家组组长郑国光研究员和项目首席科学家郭学良研究员对外场观测提出的要求,为完成多架飞机、多种新型探测设备的综合观测任务带来了良好开端,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项目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