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人禾院长在致辞中感谢中国气象局、国家科技部领导及局相关职能部门对项目野外科学试验工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感谢与野外科学试验有关的十三省二市气象局各级领导和科研业务人员的全力协作,使2008/2009我国南方暴雨野外科学试验(SCHeREX计划)成功实施并圆满完成任务。张人禾研究员充分肯定了2年来我国南方暴雨野外科学试验所取得的成果。他认为,中国暴雨研究专家借鉴和吸收了国际上最新的中尺度野外科学试验设计理念,对中尺度观测网进行了科学设计和布局,为这次SCHeREX计划的顺利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项目专家利用野外试验观测资料,建立了供预报员使用的中尺度再分析场、改进了暴雨预报模式,进行了中尺度预报理论的深入研究,在数据分析、系统集成、数据库建设、业务试运行等方面取得了全面成功。但是,我们的工作对于促进气象业务发展,提高业务预报的科技水平,提高预报准确率等方面,还存在许多深层次的科学问题没有解决。希望大家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做好野外观测资料分析,特别要注重解决中尺度暴雨预报中的科学问题。
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李慧副司长在讲话中指出,随着气候变化,气象灾害,尤其是中尺度暴雨、洪涝灾害频发,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的破坏和损失越来越大。中国暴雨科学家和十三省二市台站业务人员在2008/2009我国南方暴雨野外科学试验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资料和研究成果,这些都为最终提高暴雨预测能力和促进气象事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希望科学家充分利用野外试验取得的资料,继续加强中尺度灾害天气的研究,提炼出制约暴雨预报准确率提升的科学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同时积极做好资料共享工作,充分发挥资料的最大效益。
局综合观测司赵志强处长讲话指出,综合观测司将积极支持国家项目的研究成果在业务中推广应用。项目组为中尺度观测站网的设计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希望科学家在中尺度观测资料如何更好应用于气象业务和气象服务,在气候观测网的建设方面进行创新性的探索,为促进中国气象业务观测系统的建设贡献力量。
会上,项目野外试验课题负责人
会议期间,华南、华中、淮河、长三角区域4个野外试验基地分别做了野外试验总结报告,相关研究人员、973项目中尺度分析组的专家做了野外试验暴雨过程资料分析、机理研究、模式研究、资料处理等的研究进展报告,与会专家还就中尺度暴雨预报系统业务推广等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
崔讲学局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2008/2009我国南方暴雨野外科学试验具有重要意义,实施获得的中尺度再分析场资料在区域中尺度模式和日常预报业务中得到运用,有效改善了预报质量;RAFS平台生成的中尺度监测、分析与预报产品不但作为野外试验指挥决策的依据,也在预报业务中得到运用,并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他认为野外试验获得了可喜的成果,推动了地方气象预报业务的发展,培养了地方业务人才。他希望今后继续有更多的合作机会,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
袁招洪副局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通过野外试验总结,我们欣喜地看到试验取得了重要进展,试验资料已经发挥作用并形成了新的研究成果。yd12300云顶线路科学家在野外试验组织、基地平台建设、项目系统安装及业务运用上不辞辛苦、乐于奉献,做了大量的工作,973项目的中尺度分析与预报系统及项目的10多项研究成果已经在上海及其它观测基地得到推广运用,并将有望在世博会发挥作用。世博会期间,强对流天气的预报对上海预报员挑战很大,希望项目研究人员进一步完善系统的测试工作,力争在世博会业务预报中发挥作用。上海市气象局将密切配合并继续加强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合作,通过合作共同促进气象事业的发展,提升上海灾害天气的应对能力和解决防灾减灾对气象业务发展的新需求。
张人禾院长总结指出,我们高兴地看到,项目中一些较为成熟的成果已经在业务上得到了应用并发挥了很好的效益,项目还有不少后续和外延成果,在经过与业务磨合并进一步改进提高之后,有望在中国气象业务现代化中大量得到应用。暴雨预报中急需解决的难题也正是暴雨研究中的科学问题,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组织中尺度研究专家瞄准业务难题展开深入研究,我们将继续与业务部门保持良好合作,齐心协力,共同为推进气象事业的发展和预报准确率的提高贡献力量。
(院科技处 王德英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