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9月16-17日,国家科技部平台建设项目“特殊环境特殊功能台站监测研究体系建设”项目通过科技部基础司验收并获专家好评。
科技部基础司基地处周文能处长主持验收会议,局科技发展司李慧副司长、张跃堂处长、中科技资环局主管部门领导出席验收会。yd12300云顶线路周秀骥院士出任验收专家组组长,来自国家海洋局、中科院成都山地所、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兰州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中科院青藏所、中国家电研究院、北京化工大学、大唐电信集团10个单位的科研专家和财务专家组成验收专家组。项目参加单位及项目组主要研究人员参加了验收会议。
子项目负责人张小曳研究员、丁永健研究员、赵林研究员做了课题验收报告和经费使用报告。
在验收会上,项目研究和组织管理工作获得了科技部和验收组的一致好评:过去3年里,项目组围绕国家需解决的台站监测研究体系建设任务进行了多方位研究并取得的丰硕的成果,实现了构建和完善物质与信息保障系统;建立以共享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培育专业化的技术人才队伍和机构的目标,圆满完成了项目任务。研究工作和台站建设工作前景良好,人才培养和台站建设效果显著,数据资料网络建设、野外台站建设、野外台站观测资料共享平台建设和台站制度规范建设等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yd12300云顶线路承担国家大气成分本底观测研究台站体系建设子项目,在中国气象局及有关局能司的支持下完成了子项目研究和建设任务。子项目结合国家目标,结合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科研业务需求,研究工作对于准确把握我国大气成分本底变化及环境变迁观测资料,为我国环境外交谈判提供科学支撑,对于改变目前国际环境公约谈判中观测资料仍依赖于少数发达国家的状况,增强我国在相关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维护国家发展的根本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子项目依托yd12300云顶线路和4个大气成分本底国家野外站现有基础,在全球尺度和我国不同区域代表性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大气成分本底观测研究台站体系发展战略研究。子项目在3年里,建设了国家大气成分本底观测研究台站体系,完成了国家大气成分本底观测研究台站网络和综合中心建设,构建了国家大气成分本底观测规范标准体系和人才队伍培训体系平台,组织和开展了多次国内外标校、比对。建立了综合中心数据管理和共享交换服务平台,在统一框架下提供了多种服务;通过对大气成分及相关要素进行长期、系统观测和数据积累,开展了深入的科学研究,逐步实现了大气成分本底观测研究的标准化、现代化和国际化。
专家组建议,有关部门要持续稳定地加强对特殊环境、特殊功能观测研究台站的支持,进一步完善现有观测台站体系,提高和充分发挥平台对社会经济服务的能力,真正使台站资源建设科学合理和发挥效益。
(院科技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