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yd12300云顶线路官方网站 English
  • 时间 2024-11-28
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 首页新闻区 > 云顶国际登录官网手机版
首页新闻区
> 国家973项目“中国大气气溶胶及其气候效应的研究”课题组长及学术骨干会议成功召开

20091011-12日,由yd12300云顶线路承担的国家973项目“中国大气气溶胶及其气候效应的研究”课题组长及学术骨干会议在杭州召开。首席科学家张小曳研究员主持会议开幕式,浙江省气象局局长黎健、副局长周福出席会议。应邀出席会议的有局科技发展与气候变化司李慧副司长、科技部基础司傅小锋处长、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张峰处长、项目咨询专家、专家组成员、七个课题组长及学术骨干、项目各课题研究人员和浙江省局科研所科研人员80多人。

张小曳研究员在开幕式上指出,会议召开是交流中国大气气溶胶及其气候效应的的研究成果,紧扣项目目标,加强课题之间、课题内部的协调,明确下一步研究工作的计划与目标。

周福副局长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浙江的气象事业在现代化建设和业务服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浙江省大气成分的研究能力和临安本底台的监测能力得到了提升和发展。这次会议在浙江召开,必将对提升地方大气成分的研究能力和业务能力,促进地方气象科研和业务的发展、带动地方气象人才队伍的建设产生重要的作用。

傅小锋处长、张峰处长在讲话中感谢中国气象局对项目工作的大力支持,感谢项目首席科学家及全体成员四年来付出的辛勤劳动。他们指出,经过四年的努力,项目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国家气候变化外交等方面取得了独立而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气溶胶与气候变化及区域大气污染本质联系的准确和系统的科学认识,不仅是当今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焦点命题,也是我国在满足气候变化应对和区域灰霾控制、提高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可信度等重要国家需求时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希望项目组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精心组织,紧扣国家目标开展各项工作。

李慧副司长在讲话中指出,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是目前全球最重大的环境问题之一,它不但严重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民生活,也是国际环境外交的重要议题。在项目组的精心组织下,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通过学术交流,总结亮点,找出不足,紧扣国家任务深入开展未来的研究,力争使项目的研究在全球气候变化这一重大科学问题上做出中国科学家应有的贡献。

七个课题负责人对项目四年来的实施情况、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最后一年的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措施等方面内容进行了综述性的报告项目咨询专家、专家组成员对各课题的工作提出了指导性建议和建设性意见。为了更好地落实会议目标与项目咨询专家、顾问组和专家组的建议与意见,各课题重点研讨了最后一年如何做出创新的研究成果等问题。

项目专家组丑纪范院士、咨询专家王明星研究员在讲话中充分肯定各课题研究取得成果的基础础上指出,本项目组通过大规模网络化观测及在线观测和实验室分析,获取了中国多个关键区域气溶胶特性,特别是全气溶胶组分的同时观测和分析结果,了解了中国区域气溶胶的部分重要特征;自主发展了中国气溶胶区域排放源清单;并自主研发了包括气溶胶-气体的在线耦合的气溶胶数值模拟和预报系统(CUACE);提出了一套快速有效算法(HDMR),提高了化学热力学平衡模式计算速度;自主发展了反演气溶胶辐射关键参数,为认识气溶胶辐射气候效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初步实现了自主发展的辐射传输模式与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的耦合,初步实现了气溶胶化学模式系统CUACE/Aero与气候系统模式的在线耦合等重要的研究成果。希望各课题在最后一年,突出研究重点和成果的提炼,研究不仅要找到中国气溶胶及其气候变化的共性的地方,更重要的是要找到个性的东西,这样才能有新的发展,提出新的看法和新的认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张小曳研究员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这次会议是很重要的一次会议,对项目明年的研究工作会有很大的促进, 973项目的目标是面向国家需求,面向科技前沿。本项目的国家需求就是要取得对中国大气气溶胶特性、分布和变化的准确与系统的科学认识,认识区域大气灰霾的形成机理,提出数值预报方法,了解中国的大气气溶胶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在气溶胶-气候变化这一国际研究的热点领域不断做出中国科学家具有国际水平的系统性研究成果,还将在形成预报方法和后续控制区域灰霾污染,以及为国家环境外交提供支持这些重要国家需求方面,不断发挥作用。希望各课题负责人紧扣国家目标,加强成果集成和项目资料共享,增进各课题之间的合作和有机衔接,紧密围绕项目的总体目标部署课题工作,取得创新研究成果,出色完成国家赋予的项目目标和任务。

                                           (院科技处王德英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