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迎接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组织的项目中期检查,2009年12月6-8日,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 “温室气体及相关微量成分时空变化与影响评估”在北京召开了项目中期预检查会议。本项目主要内容是以研究我国不同区域主要温室气体本底浓度变化、地区间差异和影响机制为出发点,在典型气候区开展多种温室气体及相关微量成分本底值的协同观测,辅以示踪物资料,通过地面风局地影响及长距离输送气团轨迹源区分析等手段,研发温室气体源汇动态变化数值模式,将观测-分析-标校-质控-资料分析应用和研究方法同国际接轨,初步探明我国典型气候区温室气体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并做出科学评估。
局科技司科技项目处张跃堂处长回顾了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设立的背景和进程,并强调了此次中期检查的总体原则,他希望中期检查不仅要突出已取得的高质量科研成果,还需要反映出科研成果如何及时转化并应用于业务;杨蕾讲解了中期检查的各项具体要求。气科院科技处王德英副处长、局核算中心冷毅会计就目标任务考核、经费预算执行、项目和经费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指导。项目负责人气科院大气成分中心周凌?研究员对子项目设置、经费分解、参加人员情况、中期考核指标和预算执行计划等进行了归纳和说明。
10个子项目负责人及部分骨干人员(包括青海瓦里关、北京上甸子、浙江临安、黑龙江龙凤山、云南香格里拉5个大气本底站承担的5个子项目,以及气科院大气成分中心承担的5个子项目)共约3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10个子项目围绕2009年工作进展、中期考核指标完成情况、成果及其业务转化应用、经费执行、组织管理和机制、创新经验及存在问题等方面做了详细汇报。按照中期考核的内容和要求,与会人员对2009年度工作任务及考核指标的落实和推进、预算执行、部分设备及配件的集中采购和定制、观测-分析-标校方法和流程建立与优化、相关数据库/模式框架设计和研发、技术手册修订、评估分析报告和科学论文撰写等方面进行了充分交流与沟通,并研讨部署了2010年工作任务。在10个《子项目中期检查报告》及相关材料基础上,已于近日总结提炼为项目中期检查报告按期提交。(院大气成分中心姚波 供稿)
中期预检查会会场
参加会议的部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