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1月12日上午,气科院领导班子述职述廉述学报告会在科技大楼一层报告厅举行。报告会由张人禾院长主持,全院职工参加会议。
张人禾院长在述职报告中全面总结了2009年气科院的工作情况。他在报告中指出,2009年气科院领导班子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院职工,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围绕局党组的重大战略部署和2009年全国气象局长会议确定的各项重点任务,坚持出成果、出效益、出人才,充分发挥科研对气象业务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不断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积极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科研工作,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一是认真学习贯彻四中全会、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局党组的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完善气象科研工作发展思路。提出了“以开展气象应用研究为主,同时开展气象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建设成为在国际上有影响、国内一流的大气科学领域科技创新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的定位,突出了以“数值预报、灾害天气、大气成分、季风和应用气象”等为重点研究方向,明确了“出成果、出效益、出人才”的总体目标。二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GRAPES全球中期预报系统GRAPES_GFS 1.0准业务版本建立并实现了准业务运行;南方致洪暴雨、中尺度灾害天气分析和预报系统、机动遥感建设、外场观测等灾害天气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大气成分与气候变化研究取得新认识,气候理论与预测研究取得新成果;国家973项目、“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重大基金项目等重大科研项目进展顺利。科研支撑能力明显增强,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外场试验基地、移动观测能力建设得到明显加强,已具备了开展暴雨、台风等观测试验能力;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外场监测和室内分析测试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云雾物理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已具备了机载仪器的标定能力和人影移动观测能力;两部门重点顺利通过中国气象局2009年度评估。科技竞争力稳步提高。2009年获各类项目资助119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5项、完成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10项、完成中国气象局科技成果登记6项;发表SCI(E)收录论文7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199篇;获各类奖项16项。三是推动科研与业务结合,不断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人工影响天气、大气成分、雷电监测预警等研究型业务工作取得显著成绩,MM5人影业务模式、沙尘暴数值模式、CAPPS-3、CAMS_LNWS雷电预警业务系统等移植到国家级业务或推广到省级业务单位,选派4名科研骨干到业务单位工作;积极开展气象服务,在国庆60周年气象保障服务,华北暴雪寒潮、北方麦区特大气象干旱、大兴安岭发生林火等应急气象服务,以及汛期气象服务等各项气象保障服务工作中表现出色;积极组织撰写和上报高质量决策服务产品,其中部分材料获得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批示。四是认真加强人才体系建设,努力提高人才队伍素质,制定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科研团队建设管理办法、优秀青年评选办法,完善了考评激励机制,加强岗位管理,切实制定措施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五是加强党的建设,注重宣传和气象文化建设,不断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为科研工作提供政治保障。
张人禾院长强调:2010年气科院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领会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和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国气象局党组的各项部署,抓好重点工作,抓好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以出成果、出人才和出效益为目标,抓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积极促进成果转化;以科研团队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为重点,积极推进人才体系建设;围绕重点研究方向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王春乙、张小曳、周广胜和王怀刚四位院领导也分别从工作、学习、廉政和2010年工作设想等方面进行了述职。述职结束后,按照局人事司要求,处级以上干部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对院领导进行了民主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