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6月,IPCC基于各国政府和相关国际组织推荐的3260名候选专家的学术水平、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人数、性别、青年科学家比例等因素,最终确定831名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作者,其中中国作者44名(占总数的5.3%),我院翟盘茂、张小曳、效存德三位专家入选。
根据联合国大会决议,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88年11月联合建立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下设三个工作组(即气候变化科学、气候变化影响及适应、减缓气候变化对策)。二十多年来,IPCC组织各国政府和相关国际组织推荐的数千名专家,编写了四次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报告,并分别于1990、1995、2001和2007年发布。这些评估报告成为国际社会科学认识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重要科学基础。
今年年初,IPCC正式启动第五次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报告的作者推荐和遴选工作。中国气象局按照开放性、广泛性和透明性的原则,以个人自荐、专家互荐、部门推荐方式,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等16个部门协同遴选,最后向IPCC推荐了190位中国专家。最终确定的44位中国作者分别来自20个部门、科研机构和高校,45岁以下的科学家占一半。与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的中国作者人数相比,此次入选的中国作者人数增加了六成,所涵盖的领域更广。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将于2014年完成,届时正处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时期。因此,中国科学家的广泛参与,对外有利于将我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科技成果吸收到IPCC评估报告中,增加话语权,争取合理的发展空间,对内也有利于利用国际气候变化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促进我国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