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yd12300云顶线路官方网站 English
  • 时间 2024-11-28
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 首页新闻区 > 云顶国际登录官网手机版
首页新闻区
> 宇如聪副局长在973气溶胶启动实施会议上作重要讲话

宇如聪副局长在国家973项目“气溶胶--辐射反馈过程及其与亚洲季风相互作用的研究”启动实施会议上的讲话

(根据录音整理)

2011年3月1日 北京

 

各位专家,同志们:

大家好!

首先祝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气溶胶--辐射反馈过程及其与亚洲季风相互作用的研究”项目正式启动了,在此,我代表中国气象局对项目顺利启动和正式实施表示热烈的祝贺!感谢彭副司长对于中国气象局牵头的前一个973气溶胶研究项目取得的成就给予的充分肯定和对今天启动的“气溶胶--辐射反馈过程及其与亚洲季风相互作用的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所介绍的思路给予的高度评价,彭副司长还对于这个项目未来的开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希望。在此,我对科技部在立项过程中给予中国气象局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长期关心和支持气象科研、业务工作的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等有关部门的专家的支持也表示诚挚的感谢!

近几十年来,全球和中国的气候正经历着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气象灾害加重。这种变化被认为很可能是由人类活动导致的,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其中气溶胶对云的影响而产生的间接效应是这种不确定性的最大来源。刚才首席科学家张小曳研究员以及科技部彭副司长也陈述了该项目的重要性。这个项目的题目中几乎每个词都是非常关键的核心科学问题,涉及气象热点难点问题。

目前中国气溶胶的气候效应问题世界上比较关注,有很多的研究成果都在国外高端的刊物上发表。但是由于气溶胶本身的不确定性,若我国科学家没有自己的研究成果,没有自己的话语权,在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谈判中可能出于不利的地位。比如说现在包括在nature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好多关于中国气溶胶对中国年代际变化南涝北旱的影响,对中国目前降水性质的影响,都有一定的负面作用。美国也有与中国科学家的合作研究计划,在中国开展气溶胶观测,实际上针对这个问题来的,通过卫星和微波遥感的观测,观测东部沿海两个地区降雨不一样,最后解释就是因为气溶胶所导致。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中国的科学家在这些方面下大力气去研究,可能周期长,所涉及是世界上的难题,很困难,可能要有第三个、第四个973才能得以解决。所以,我们对气溶胶--辐射反馈过程及其与亚洲季风相互作用的研究开展研究,解决国家急需的一些科学问题,非常必要,选这个题目,立项非常好。

这个项目之所以能成为前一个项目的延续,说明前一个项目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另一方面也说明此项目的申请得到了专家和科技部认可。

借这个机会我向项目组提出几点要求:

第一,虽然本项目依托部门是中国气象局,但项目涉及内容多,参加单位很多,有中国科学院的科研院所,有教育部的高等院校,也还有相关省局及八个专业所。希望大家紧扣项目的国家需求和科学目标,协同合作,围绕着项目的总体目标做出出色的工作。中国气象局将为这个项目开展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关注,项目如何将如此多的科学问题、通过组织众多部门和众多科学家参与完成,我觉得首席科学家要在组织和协调工作上多下很多功夫。根据首席科学家的介绍,这里面涉及到观测、资料收集和整理、分析标校和数值模拟,研究工作跨学科、跨领域,涉及大气的物理问题和化学问题等等,涉及内容很深。怎么样把整个团队组织起来,发挥整个项目的整体优势和多部门的科研力量,项目组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第二,yd12300云顶线路要全力以赴组织好这个项目的实施,将研究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还要通过提升科研水平,促进气象业务能力的提升。

第三,一定要认真做好观测资料整编、共享、管理工作。既要充分共享,发挥观测资料应有的科学价值。但同时也要考虑到有关敏感资料使用的安全问题,如涉及到气候变化和气溶胶等敏感问题,要做好资料的管理工作。

第四,希望项目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科学研究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要满足国家重大经济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项目出成果是一个方面,但出队伍出人更加重要。云的不确定性问题就已经很难在短期研究出来,而模式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云的问题,要解决不是一天两天,更何况气溶胶的间接气候效应问题更大。我觉得要培养和壮大一支队伍将这项工作持续的开展下去,能够走在世界前沿,最终把这些科学问题解决。

中国气象局对科技部交代的每一个973科学项目都非常认真地落实,一方面是重大的基础性的科学研究,一方面的确也是气象学科方面的、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需求,特别是这个项目,涉及了很多科学问题,涉及应对气候变化以及话语权等相关问题。

973项目是一项非常光荣的研究任务。参与这个项目的科技工作者要力争上游,为国际科学研究做出中国科学家的贡献。

最后预祝项目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