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yd12300云顶线路官方网站 English
  • 时间 2024-11-28
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 首页新闻区 > 云顶国际登录官网手机版
首页新闻区
> 第九届东亚地区中尺度强对流系统和高影响天气国际研讨会落下了帷幕

为了加强理解东亚地区中尺度强对流系统和高影响天气的发展机理及提高对此类天气的预报能力,2013327-29日,由yd12300云顶线路和东亚天气协会联合主办,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助承办的第9届东亚地区中尺度强对流系统和高影响天气国际研讨会(ICMCS-IX)在京召开。来自中国气象局所属10多个科研业务单位,以及来自美国犹他州大学、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韩国汉城大学、韩国气候变化和环境预报中心、韩国釜庆大学、韩国庆北国立大学和日本名古屋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日本气象研究所、巴基斯坦气象局,我国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等单位从事中尺度强对流系统和高影响天气的120名专家学者参加此次国际学术交流大会。第九届东亚天气协会主席yd12300云顶线路张人禾研究员主持会议开幕式。

 

 

yd12300云顶线路院长端义宏对参会的各国专家表示欢迎,并在会议开幕式上致辞指出,中国是灾害性天气多发国家,对中尺度强对流系统和高影响天气形成机理以及影响其发生发展的动力、物理过程的理解和认识,是推进中、小尺度气象学进步和提高定时、定点、定量降水预报水平的关键,也是预报和预防灾害性天气的重要技术难关,长期以来受到东亚地区政府和人民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中尺度强对流系统和高影响天气的复杂性和地域性,尤其是系统的空间尺度小、时间演变快等特征,使其研究仍然是难题,需要借鉴各国已有研究成果与经验,开展各国和各地区的合作交流,解决关键科学问题。此次会议的召开旨在加强东亚地区中尺度对流系统相关学术研究成果交流,通过各国科学家的参与,寻找更多合作途径,提升解决此类自然灾害的能力。

 

 

WMO代表Nanette Lomarda女士和美国犹他州大学Edward Zipser教授分别讲话,他们对yd12300云顶线路组织此次国际学术会议所作的贡献表示感谢。他们一致认为,通过此次会议,为各国从事中尺度强对流系统和高影响天气的科学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交流各国科学家在中尺度强对流系统和高影响天气研究中的研究成果和最新动态及未来关注的科学问题。他们相信,这必将为共同促进东亚各国在中尺度强对流系统和高影响天气研究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他们预祝本次大会成功。

在中国,天气和气候灾害发生频繁且严重,尤其是自八十年代以来,大范围的旱涝等重大气候和天气灾害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自1998年以来,围绕中尺度强对流系统和高影响天气形成机理,我国政府先后于199920042009年立项了我国重大天气形成机理及预测理论研究我国南方致洪暴雨监测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台风登陆前后异常变化及机理研究等国家级973重点基础研究项目,组织科学家团队,长期联合攻关,使我国在中尺度对流系统和高影响天气形成机理与预测理论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最近,WWRP/WMO还批准了CAMS申请的夏季风强降水科学试验研究项目作为WWRP/WMORDP项目,继续推进中尺度强对流系统和高影响天气的国际合作研究。

 

 

本次会议共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国科学家的115篇学术论文,并邀请美国犹他州大学的Edward Zipser教授、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Wen-Chau Lee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Fuqing Zhang教授、汉城大学Dong-kyou Lee教授和日本名古屋大学Hiroshi Uyeda教授等专家做大会特邀报告16个。28-29日,围绕中尺度对流系统和东亚季风锋面系统;热带气旋生成、结构和发展;地形降水系统对降水系统的形成的影响;暴雨/暴雪伴有的天气尺度/中尺度/云尺度过程;资料同化和适应性观测;高分辨率数值预报;野外试验及观测装备以及定量降水预报/估测等方面的内容组织两个分会场90多个报告学术交流。报告中青年学者的学术报告占报告主体,可以看出,我国一大批中青年学者走上国际学术交流的舞台,一展风采。整个会议气氛活跃,讨论热烈,呈现浓郁的学术氛围。

 

 

会议期间,yd12300云顶线路倪允琪教授、张人禾研究员还与东亚协会各国主席共同讨论了下一步合作研究的科学问题、青年科技人才合作培养等问题达成了共识。同时与东亚各国专家商定了第十届东亚国际研讨会的召开时间、地点以及组织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