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活跃学术氛围,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实验室密切跟踪重大试验、重点工作和汛期典型灾害天气,近期先后举办多期学术沙龙,邀请外单位专家和实验室内部科研人员作沙龙报告,交流相关研究进展。
实验室正全力推进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为配合试验研究工作,青藏高原团队胡亮和陈斌就最新研究进展做了沙龙报告。胡亮从ISCCP对流数据中提取了起源于青藏高原的对流系统,分析了高原对流的生成移动和高原动热力环境的关系,研究了高原对流不同的移动发展规律;陈斌针对东亚季风区/青藏高原区夏季大气对流层-平流层相互作用及机制这一国际关注的热点和前沿问题,系统性探讨了近地层向平流层大气输送特征及低平流层中的空间结构,并给出了典型输送个例的精细过程。
针对实验室重点工作――东亚区域资料再分析工作的推进,沙龙特邀请到气象探测中心空基观测室曹云昌副主任,就我国的GPS/MET观测及其在业务和数值模式同化中的应用情况作报告,报告就我国GPS/MET观测布设状况、观测原理、误差来源、资料质量、使用状况以及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实验室宝兴华也和大家交流了学习WRF-EnKF同化方法的一些收获,介绍了该同化方法的基本理论,以及背景误差协方差的处理方法在同化系统中的重要性。
今年汛期,强台风“威马逊”和台风“海鸥”都引起了极大关注,围绕典型灾害性天气,实验室就台风相关研究进行了沙龙探讨,由郑永骏博士详细介绍了台风涡旋分离、轴对称涡旋构造和台风涡旋非对称分量生成的技术方法及其对大西洋飓风路径和强度的模拟效果;研究生薛霖详细介绍了台风 Meranti经过海峡时地形数值试验和动能诊断结果、以及台风增强的影响分析。
通过学术沙龙,实验室各团队之间有了更深入的交流,与外单位科研人员之间也搭建了沟通的桥梁,融洽了科研人员之间感情,对科研工作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