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已开展两年,为检验两年来试验效果,更好地凝练试验后续重点任务,推进2016年度工作。5月11日在京组织召开了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2016年度工作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项目专家指导组组长周秀骥院士,副组长吴国雄院士、徐祥德院士和专家指导组成员,项目实施组组长、副组长,以及项目课题组长、副组长及项目办成员等,基金委和局科技司领导与会指导,会议由项目专家指导组吴国雄院士和徐祥德院士主持。
研讨会上,试验五个课题分别由课题组长汇报了2015年课题重点任务开展效果以及2016年工作计划,专家指导组成员针对每个课题的汇报内容进行了点评,指出其中的问题与不足,给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专家组讨论认为,青藏高原项目在前两年的开展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在后两年试验中,需要聚焦任务,收缩阶段性成果和目标。要继续开展试验观测任务,做好试验资料数据库的建设,并充分利用已获取的大量试验观测资料;发展高原多源数据质控和融合技术,推进高原地区再分析数据集的建立;加强高原边界层特征点-面结合研究,发展适用于青藏高原特殊陆面和边界层物理过程的参数化方案;集中关注藏北高原地区夏季降水的云物理过程特征,以及云和降水的时空尺度、日变化过程特征,进一步改进模式物理过程;构建高原天气系统三维结构模型,揭示高原对东部地区,尤其长江中下游的影响机理;结合陆面资料和大气变量,将研究范围向高原西部延伸,揭示整个青藏高原地区气候异常变化对中国旱涝的影响。
经过深入讨论,各个课题组更加明确了2016年工作的重点、难点,会议还讨论了项目学术研讨会的筹备和学术论文集编纂等事宜。在后两年的试验过程中,各课题将齐心协力,集中任务,产出成果,保证试验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
(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试验项目办公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