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暴雨雪、台风、雷暴、洪水等对社会、经济和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天气现象与事件被称为高影响天气。为了深入科学地认识高影响天气,提高预测能力,并最终实现趋利避害,由世界气象组织(WMO)大气科学委员会(CAS)世界天气研究计划(WWRP)热带气象研究工作组与yd12300云顶线路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宁波市气象局协办的高影响天气研究国际研讨会于1月20-23日在宁波召开。
出席会议开幕式的有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宁波市副市长林静国、WMO/WWRP代表Nanette Lomarda女士、WMO/WWRP高影响天气研究计划联合主席Brian Golding教授、yd12300云顶线路副院长兼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赵平、宁波气象局局长周福等,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联寿主持了开幕式。
开幕式上,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指出,中国是受台风、暴雨、洪水、冰雹、干旱、大风等气象灾害影响严重的国家,中国气象专家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对灾害性天气、高影响天气的预报和研究,此次会议的召开,将促进高影响天气研究的交流和发展,推动对其预报预测能力的改善,对于提升公共预报预警水平、减少人类生命和财产损失,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宁波市副市长林静国代表市政府,对齐聚宁波参加国际研讨会的专家表示欢迎与感谢。他表示,作为全国率先实现气象现代化试点城市,宁波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防灾减灾能力的提高,得益于气象科学的发展,同一个地球,同一个家园,同一个梦想,相信通过此次会议的召开,将推动高影响天气研究和气象科学发展,对于保护地球和人类生存环境产生重要的作用。
Nanette Lomarda女士、Brian Golding教授和赵平副院长也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高影响天气研究是世界气象组织的高优先研究领域,也是中国气象科研的重点和难点。此次研讨会旨在为各国科学家提供一个介绍和讨论高影响天气研究的新思路、新发现和观测、预报技术研究进展的学术交流平台。主要目标是加深对高影响天气事件的了解,增强对高影响天气事件的预报能力,加强预报精细化水平,强化风险管理等。
本次国际研讨会为期4天,来自美国、印度、菲律宾、孟加拉国以及国内气象部门及相关高校、研究机构参会代表逾百人参加会议,会议共接收投稿论文120余篇,大会围绕着热带气旋研究、南方季风暴雨试验、高影响天气研究相关观测和外场试验、青藏高原对天气气候的影响,以及高影响天气的动力机制、数值预报和可预报性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口头及墙报学术交流。
(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