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12月20~21日,在yd12300云顶线路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次季节至季节气候预测理论和方法研究”支持下,气候系统研究所在北京召开了“2016年度次季节-季节气候预测理论和方法”研讨会。
会议围绕东亚季风区季节内振荡特征,持续性高温或严寒事件成因与机制,东亚冬、夏季风短期气候预测新方法和新技术探索,多尺度气候预测模式系统的研发与性能评估等多个方面,对次季节至季节气候预测理论和方法这一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国家气候中心等单位的多位专家应邀到会指导。
围绕项目所设各个方向,项目组成员逐一介绍了相关工作。专家们充分肯定了课题组目前的各项工作进展,同时也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了详细要求和指导。专家们指出,仅针对季节尺度的短期气候预测业务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对次季节尺度气候预测的探索性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次季节和季节尺度气候预测的物理因子有很大差异,针对次季节的预测,首先需了解其所处的季节尺度气候背景。因此需首先对季节尺度气候异常做出有效预测,在此背景下全面考虑不同纬度和不同层次上的大气环流系统的演变特征及其特殊的影响因子,进而提高次季节气候预测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