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10月21日气候系统研究所在1005会议室举行了2017/2018冬季气候预测会商研讨会。气候所针对今年的冬季气候预测,由吕俊梅、以刘伯奇、苏京志、马双梅和陈阳为骨干的冬季预测团队,各研究人员分别根据海温、ENSO、北极海冰等下垫面要素的前期变化提出了2017/2018年冬季气候的预测意见。气候所祝从文所长和李建副所长到会指导。吕俊梅博士利用多因子统计降尺度统计预测模型,根据前期海温异常的演变特征,预计2017/2018年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正常略偏高,其中东北地区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0.4℃左右;云南和四川部分地区气温略偏低;东亚冬季风和西伯利亚高压偏弱,有利于中国冬季偏暖。刘伯奇博士利用基于年际增量的统计降尺度预测方法,根据前期海温和北极海冰的异常状况,认为2017/18年冬季,我国气温将总体异常偏暖,其中暖中心位于我国东北和河套地区(偏暖2.5℃以上),预示今年冬季北方的雾霾污染可能仍将偏重。马双梅和陈阳博士则从气候变化影响我国冬季极端寒潮的角度出发,预计2017年的北极增暖放大效应偏弱,我国发生极端寒潮的可能性偏低。苏京志博士介绍了ENSO的监测状况,指出目前ENSO呈现中性状态,赤道中、东太平洋区域,海温接近或接近平均值,并根据前期南北太平洋副热带海温异常对ENSO事件的影响机理,预测2017/18冬季赤道东太平洋可能维持偏冷状态,并形成一次弱的La Nina事件。最后,祝从文所长总结发言,指出影响冬季气候的因子复杂,今年的预测意见在气温增暖的幅度方面仍有分歧,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建议认真梳理本次会商研讨的预测过程和结论,科学给出今年冬季气候的预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