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候所与国家气候中心预测室的科研业务合作取得新进展
2015年6-9月,气候所刘伯奇博士在国家气候中心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交流访问。访问期间,刘伯奇博士针对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及其短期气候预测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和研究工作。其研究结果显示,气候中心定义的南海夏季风爆发指标较难从下垫面找到比较显著的前兆预测因子,但是在对流层高层有着较为显著的信号,尤其是5月份南亚高压的特征属性与南海夏季风爆发迟早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此外,他还进一步针对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对流 2015-09-10“多尺度暴雨致洪气象预报预警系统”论证会在京召开
2015年9月8日,yd12300云顶线路组织的“多尺度暴雨致洪气象预报预警系统”论证会在京召开。中国气象局、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及北京师范大学、淮河流域水文气象中心相关专家参加了系统论证,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泽椿为论证组组长。 该系统由yd12300云顶线路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和国家气象中心历时两年合作研发。系统引入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CREST分布式 2015-09-10美国强风暴实验室(NSSL)张?菲博士来灾害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
8月10日,美国强风暴实验室(NSSL)张?菲博士应邀访问yd12300云顶线路,并在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做了题为“美国双线偏振雷达研究新进展”的学术报告。灾害实验室科研人员、研究生和中国气象局相关科研业务单位人员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刘黎平研究员主持。张?菲博士主要从事双线偏振雷达和多普勒雷达数据质量控制、降水估测方法、偏振雷达数据分析方法等研究。 张?菲博士 2015-08-24抢抓天气时机,人影中心积极组织东北旱区人影作业会商
7月27日,国家人影中心联合东北区域人影中心、辽宁人影中心,针对28―30日天气过程召开东北区域作业条件和作业方案业务会商。受前期旱情影响,辽宁大部、吉林部分地区受灾严重,7月15日启动旱区重大应急服务以来,国家人影中心积极开展人工增雨抗旱指导工作,制订针对性服务方案、调整产品发布和服务重点。 会上,东北区域人影中心、辽宁人影中心分别对入旱以来的人影作业情况进行总结,对28―30日天气过程的 2015-08-10人工影响天气专用技术装备物联网技术应用研讨会召开
为贯彻落实全国人工影响天气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大力推进先进技术在人影专用技术装备管理中的应用,7月29日,局人影中心组织召开了人影专用技术装备物联网技术应用研讨会。 减灾司有关人员,上海物管处、北京、安徽、陕西、贵州(省、市)人影办有关专家参加会议。会议研讨了人影专用技术装备物联网技术应用 2015-08-10美国马里兰大学任信荣博士来我所进行学术交流
应我院大气成分研究所邀请,7月7日上午,美国马里兰大学大气和海洋科学系、美国大气海洋管理局空气资源实验室的资深研究员任信荣(Xinrong Ren)博士来我所进行了学术交流。任信荣博士多年从事大气活性组分、气溶胶及温室气体的观测研究并取得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目前为马里兰大学飞机观测计划的负责人。在交流会上,任信荣博士做了题为“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th 2015-07-24蒙古气象代表团一行参观气科院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2015年7月14日上午,蒙古国家气象与环境监测局新任局长Donio Tsogt-Ochir先生和外事官Erdenebat Eldev-Ochir先生一行2人在中国气象局国际司双边处陈永清处长陪同下访问我院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我院人影中心郭学良副主任向来宾介绍了人影中心在人工影响技术研究、仪器装备、运行体制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双方随后在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和方法等方 2015-07-24国家973项目“雷电重大灾害天气系统的动力-微物理-电过程和成灾机理”02、06课题中期总结会议召开
2015年7月11-12日,国家973项目“雷电重大灾害天气系统的动力-微物理-电过程和成灾机理”02、06课题联合召开中期总结会议。项目首席科学家郄秀书出席会议,02课题负责人张大林、06课题负责人张义军主持会议。各专题组长和科研骨干及研究生,课题管理人员共30多人参加会议。会议主题紧紧围绕课题启动以来的工作总结和取得的成果、部署课题中期评议工作,展开深入的汇报和研讨。 &nb 2015-07-24